企业强则国家强。我国能否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
虽然我国已涌现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但从总体上看,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为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出台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创新投入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意见》就此提出了哪些主要举措?记者独家专访了科技部创新办主任徐建国,请他分别进行解读。
国企负责人抓创新有了“硬约束”
通过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让加大创新投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关键之举。
实行创新考核制度。我国大中型企业虽然具有资源和人才优势,但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投入比例较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刚性的考核措施,对企业负责人没有“硬约束”。《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主要措施包括: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技术研发的责任,加强研发能力和品牌建设,建立技术储备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纳入考核等。《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企业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实现翻一番。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企业了解市场需求,面对市场竞争决策效率快,但技术创新投入大、风险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为此,《意见》提出了“先研发、后补助”的思路:推进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开展研发项目。这是一项探索性强的改革举措,科技部、财政部将在加强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让企业承担更多国家科技项目。由财政支持的国家科技计划大致分两类:基础研究型和技术开发型。近年来,科技部在后者的组织实施中逐步加大了企业的参与度。据统计,“十一五”期间,90%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实施,50%的科技重大专项和35%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
为提高企业的参与程度,《意见》进一步提出,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带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投入
实践证明,税收优惠政策是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有效之策。自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含金量很高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2011年全国有1.8万家企业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收208亿元;2008至2011年,高新技术企业累计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2259亿元。这些减免极大调动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目前的问题是,这些政策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有些地区执行得不好。为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完善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加大落实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此外,《意见》还指出,在风险可控原则下和国家允许的业务范围内,加大政策性银行对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和进出口关键技术设备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开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支持。
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拥有先进技术、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融资难是制约他们快速成长的最大瓶颈。
为破解这一难题,各级政府想了许多办法。一是财政支持。统计显示,2012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了70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2011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了15亿元、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安排了30亿元,支持了近4000个中小企业改造提升项目。二是金融创新。近年来,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进行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立专门的科技银行等探索,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这些措施缓解了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但是,与量大面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巨大资金需求相比,依然是“僧多粥少”。
为此,《意见》把“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12项重点任务之一,提出了许多值得期待的措施。
一是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意见》提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等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规模,继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创投计划、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强化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对中小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作用,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二是加大金融创新,拓展融资渠道。《意见》指出,综合采用买(卖)方信贷、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融资租赁、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企业)债券、集合信托、科技保险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融资。